守正與創新:
新時代古籍出版工作暨齊魯書社建社四十五周年座談會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文強作大會致辭:
齊魯書社作為全國最早成立的地方古籍出版社,不僅是集團的一張閃亮名片,更是集團古籍出版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力量。從《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的鴻篇巨制,到《孟府檔案全編》的隆重推出,從《明代四大奇書》的一紙風行,到《齊魯文化經典文庫》的系統整理,齊魯書社在古籍出版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去年,《二十四史天文志校注》更是榮獲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正獎,彰顯了齊魯書社近幾年在古籍整理出版方面的努力和擔當。
齊魯書社應繼續提高站位,堅持守正創新,將“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作為工作的核心,以工匠精神深耕傳統文化,從而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品牌打造成集團的獨特優勢和鮮明特色。
7月25日,齊魯書社舉辦“守正與創新:新時代古籍出版工作暨齊魯書社建社四十五周年座談會”。中宣部原副秘書長、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郭義強;中國出版傳媒集團原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中國出版協會古工委名譽主任李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文強;山東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副局長劉金祥;集團黨委委員、董事兼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申維龍;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利明;中國出版協會古工委主任,中華書局執行董事、黨委書記肖啟明及二十余家“古聯體”出版社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齊魯書社社長王路主持。
劉金祥介紹了山東在推動文化“兩創”工作方面的具體舉措和顯著成效。他指出,近年來山東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通過實施“山東文脈”工程、“文物活化”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強了考古挖掘研究、文物保護利用、古籍整理編纂和文化記憶記錄工作,為文化傳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山東出版集團在古籍傳承方面尤其做出了積極貢獻,推出了《儒典》《齊魯文庫(第一輯)》《齊書》《黃河大系》等一系列具有齊魯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為“兩創”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肖啟明給予齊魯書社高度贊揚,指出齊魯書社作為古工委的重要成員,長期深耕齊魯文化,推出了一系列精品讀物,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顯著貢獻。肖啟明進一步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而精神文明的核心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里吸取營養。中華典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其整理與出版工作至關重要。他呼吁古籍出版界同仁攜手合作,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深入挖掘和整理古籍資源,將中華文明的瑰寶以更加生動、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現給公眾,共同推動古籍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李巖在講話中表示,齊魯書社多年來在全體員工的辛勤耕耘與歷任領導的帶領下,已成為古籍整理出版領域的重要陣地。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古籍出版社在競爭與合作中攜手前行,共同承擔國家古籍辦及出版局的多項重大項目,展現了非凡的團隊精神與責任感,不僅為國家的古籍整理事業貢獻力量,也共同鑄就了品牌輝煌,期待未來繼續攜手,共創更多佳績。
郭義強在發言中高度肯定了齊魯書社在古籍出版領域的貢獻,并就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古籍出版的守正創新提出了獨到見解。他認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寶庫,激活其內在基因密碼,堅持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古籍出版單位應致力于精品圖書的打造,以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態度,豐富內容表達,創新呈現形態,加大古籍的普及傳播力度,實現古籍知識的多渠道、多媒介、立體化傳播,讓更多人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古籍出版專題探討時段,來自不同地區的古籍出版專家紛紛發表真知灼見。《江蘇文庫》主任、鳳凰出版社原社長姜小青以《“會通”與“適變”——談古籍出版的繼承與創新》為題,就古籍出版的繼承與創新提出了中肯建議;齊魯書社原社長宮曉衛回顧了齊魯書社的發展歷程,勉勵新齊魯人再接再厲,再創新輝煌;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呂健、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長王旭斌、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長許紹山分別從古籍的“深度整理”、圖書的精品出版以及地方文獻古籍整理與服務地方文化建設方面分享了經驗。會議由齊魯書社總編輯趙發國主持。
此次會議還宣布成立“齊魯書社學術專家委員會”,由山東大學杜澤遜教授任學術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會旨在進一步匯聚學術力量,弘揚傳統文化,推動學術出版的繁榮發展。這一舉措無疑將為齊魯書社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活力。
砥礪奮進四十五載,齊魯書社將繼續秉承守正創新的理念,深耕傳統文化沃土,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和更加扎實的步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更多新聞
More- 科技社中職《勞動教育》編寫會順利召開2024-07-30
- 人民社《雪域之上——孔繁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紀事》出版座2024-07-18